+
MENU

BIT百家大讲堂|余震谷:西方早期金属铝在手工艺品种的使用与发展

 

撰稿:陈鑫怡  摄影:符海灵  编辑:辛岩

 

      2019年4月19日晚19:00,由永利官网主办、3044am永利官方网站和共青团永利官网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百家大讲堂”暨设计学院“意匠之门”系列讲座,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大学余震谷教授主讲的以《西方早期金属铝在手工艺品种的使用与发展——工匠精神、图案和文化融合的影响在设计中的体现》为题的学术讲座,在良乡理科教学楼103教室举行。3044am永利官方网站造型艺术系黄卓君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并为余震谷教授颁发了“北理工百家大讲堂”讲座证书。

 

 

  讲座开始,余震谷教授首先解释了铝制品在1880-1920横扫英美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原因,指出回归手工制作的美学概念是对十九世纪晚期工业化生产的回应。接着,余震谷教授分析了铝的特性和发展历史,剖析铝在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期的的市场发展,及塑料和亚克力材料的研发对铝制品的影响与冲击。

 

 

  讲座中,余震谷教授通过大量高清的图像资料,向同学们细致的讲解了各类制作精妙的铝制品的工艺与设计。余震谷教授带来了铝制花形碗和小盘子的实物,让在座的同学能够近距离地接触纯手工的铝制品。大到锅盘、器具、榨汁机,小到水壶、打火机,余震谷教授从功能和外观等方面,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各类手工铝制日用品的设计。余震谷教授还就铝制品的制作工艺,分析其变化与社会技术发展的密切联系。他通过鲜明的案例分析,介绍了铝制图案设计中图文连续的重复联接使用、阴文阳文图案的交替使用、单个或多个花纹的重复或交替使用等多种方法。同时余震谷教授指出图案设计的过程中,过于繁复往往是画蛇添足,表现乏力。

  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余震谷对大家的疑惑一一进行解答,并鼓励大家,要开阔视野,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利用自己所学,为社会的美学美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讲人简介】

  余震谷(Josh Zhengu Yu), 出生中国上海。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应邀赴美作为中国访问艺术家参加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而后经过学习,在美国拿到了 BFA和MFA,绘画最高最终学位。自1993年起,他一直在美国最大的艺术设计学院—萨凡纳艺术设计大学工作,曾任学校多个画廊的总监,绘画系教授,工作室主任,以及教务长,董事长办公室特殊项目办公室主任。2000年起, 余震谷在美国创办了自己的“东西画廊”,提升和促进中西文化和艺术的交流。现同时担任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主席。

  

(审核:王东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