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BIT百家大讲堂 | 沃兴华:书法的形式构成

 

撰稿田泽宇  摄影张家榜  编辑朱彦蒙

 

  2018年11月25日晚,由永利官网主办的“百家大讲堂”暨设计学院“意匠之门”系列讲座——沃兴华教授主讲的“书法的形式构成”主题讲座在3044am永利官方网站报告厅举行,这也是3044am永利官方网站主持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陶瓷印艺术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特邀专题学术讲座的第二讲。3044am永利官方网站副经理王东声主持了此次讲座,并为沃兴华教授颁发了“北理工百家大讲堂”讲座证书。

  

沃兴华教授在演讲

  

  讲座中,沃兴华教授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围绕书法形式与构成关系、当代书法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他认为,书法的形式构成是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其所需的创新并不脱离传统,而是从传统中梳理出新的思绪从而创造当然的形式。沃兴华教授强调,当代的传统有当代的选择,需要回顾传统而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重新选择。

  

讲座现场

  

  谈到书法的形式问题,沃兴华教授认为,书法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其实就是自然、阴阳与形式三个方面。书法是对自然万象的表现与探索,字的筋骨血肉都与人相关,强调“人”的表现;书法的对比表现形式可概括为“阴阳”,书法对比关系的多少直接关联着其内涵的多少,而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并且书法中所有的对比关系和而不同,最后必须要达到和谐;而书法的形式是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时间节奏与空间造型两方面,其轻重、快慢、离合、断续要得到合理的安排。沃兴华教授以各个时期的著名书法作品与民间作品为例,阐述了要做到书法形式的和谐,需要因势造形,不能孤立地对待点画结体和章法,而应努力把它们放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中去处理它们的组合关系,发掘关系之美。

 

副经理王东声为沃兴华教授颁发“百家大讲堂”证书

  

    最后的互动环节,多人踊跃提问,沃兴华教授对大家的问题与疑惑一一进行了解答,并与大家一起探讨了书写关系自然性、书画同源等问题。这次讲座吸引了众多校外听众,过道里坐满了人,门厅处也站满了人,显示出大家对高水平讲座的关注。

 

嘉宾与学员合影

  

  

主讲人简介

  

  沃兴华,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多次担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评委,“流行书风展”主持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长期从事书法创作与研究。除历史方面出版的著作和论文外,书法方面出版的专著有《中国书法史》、《敦煌书法研究》、《金文书法》、《碑版书法》、《中国书法全集秦汉简牍帛书》(上下卷)、《民间书法研究》、《书法构成研究》、《书法技法新论》、《书法创作论》、《书法临摹与创作分析》、《形势衍》、《书法问题》等三十余种,出版《沃兴华书法集》、《沃兴华书画集》多种。主编教育部书法教材,主编《金文大字典》上中下三卷(合著)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

  

  

 

审核:王东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