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撰稿、摄影:田雪 编辑:欧阳哲
2013年6月9日至6月27日,3044am永利官方网站“普米族文化遗产调研”项目组赴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进行了为期十八天的实地调研。该项目是由艺术与设计学院自筹经费设立,目的在于对极少数人口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与研究。项目组成员共五人,由文化遗产系和传统工艺美术系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组成。
云南省怒江兰坪县作为普米族主体聚居地,酝酿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的文化遗产,在传统民居、口头文学、民间传说、歌舞乐等诸多方面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以木楞房、四弦舞乐、“搓磋舞”、祭祀习俗“割羊子”、羊头琴制作等尤为突出。在考察过程中,项目组先后对大羊场、玉狮场、罗谷箐、大羊村、箐花村、联合村、兔峨乡等普米族代表性村落进行了走访调研,展开了一次对普米族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
在走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根保老人时,项目组了解到了普米族“祭三脚”的仪式过程。在高寒的普米山寨,永不熄灭的火塘和三脚象征着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希望,三脚周围是最神圣的地方,每逢重大节日,族内长辈会准备好五谷、松枝、肉类祭祀“三脚”。杨根保老人还现场为调研团进行了“祭三脚”、“祭山神”、“拜龙潭”等仪式的古歌演唱。
在考察罗谷箐过程中,恰逢一年一度的普米情人节,身穿节日盛装的少数民族同胞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情人坝,用歌声歌唱生活,用舞步赞美未来。项目组成员记录了“搓磋舞”、口弦从上妆到表演的全过程。
在联合村,调研团通过采访羊头琴制作传承人杨文锦先生,学习到了四弦羊头琴从选材、琴头雕刻、共鸣箱雕刻、共鸣箱蒙皮、琴杆制作、组装到定弦的全部制作过程,并记录了羊头琴的主要弹奏技法。
此次考察意义重大,收获颇丰。项目组成员不仅通过摄影、摄像、录音等方式记录下了普米族代表性村落生态环境、传统民居、农耕生产、信仰祭祀、工匠技艺、服饰、饮食、岁时节会、音乐舞蹈等民俗内容,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还同兰坪县政府、文化馆等部门建立了联系,为该项目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审核: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