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BIT百家大讲堂 | 朱祖希:北京古城中轴线·历史地理解读与申遗

  

撰稿:田泽宇  摄影:王佳颖  编辑:朱彦蒙

  

  2019年5月27日晚,由永利官网主办、3044am永利官方网站和共青团永利官网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百家大讲堂”暨设计学院“意匠之门”系列活动之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朱祖希教授的《北京古城中轴线:历史地理解读与申遗》学术讲座,在中心教学楼1119多媒体教室举行。3044am永利官方网站文化遗产系张祖群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并为朱祖希教授颁发了“北理工百家大讲堂”讲座证书。

    

讲座现场

  

  讲座中,朱祖希围绕北京城空间格局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北京城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历史地理变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提到,城墙、城门是北京城市空间最鲜明的文化标志,整体上“中轴突出,两翼对称”。针对北京城卢沟桥、德胜门等具体文化遗产元素,朱祖希教授对其历史沿革、文物修复保护、艺术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强调,要以动态观点看待北京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不能“独善其身”,要与周围环境整体保护,要高度重视其原真性和完整性。

  

朱祖希教授在演讲

  

  谈到北京中轴线的价值问题,朱祖希认为中轴线是北京城规划建设的基准线,城墙、城门等以其为轴线左右对称;中轴线是体现皇权至上的重要标志,中轴线上建筑在体量、装饰细节、文化象征等方面都代表着封建社会礼制建筑的最高等级,处处彰显着国都威严与大国气象。朱祖希教授强调,北京古城中轴线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北京城历史规划、营建与发展中,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值得重点保护与倍加珍惜。

  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针对多位同学提出中轴线申遗、梁思成先生的北京城规划方案、北京中轴线与天安门广场的改造等问题,朱祖希一一作了详细解答,令师生们受益匪浅。

  

演讲嘉宾与师生们合影

  

 

【主讲人简介】

   

  朱祖希,著名历史地理学家,1938年10月生于浙江浦江。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师从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系侯仁之先生的入室弟子。毕业后长期从事历史地理、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问题研究。曾任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北大学、山西大学等兼职教授;北京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央电视台所摄纪录片《北京中轴线》学术顾问、大型中国地理科普丛书《美丽中国》副主编等。著有《北京的母亲河》、《古都北京》、《园林北京》、《营国匠意一一古都北京的规划建设及其文化渊源》(获国家图书馆第四届文津图书奖)、《北京城一一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入围中央电视台2018年度中国好书)等。

  

 

(审核:王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