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撰稿:欧阳哲、吴宇弘 摄影:杨建民、辛岩 编辑:朱彦蒙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师生党员的理论水平与党性修养,深刻学习和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国奋斗精神与担当精神,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2019年4月20日至21日,3044am永利官方网站师生党员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林州市红旗渠参观学习,零距离感悟“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动工于1960年,三十万林州人民不顾艰难险阻,克服万难,历时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人称:“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
为了更真实真切地了解红旗渠,全体党员沿着依山而建的渠道参观了红旗渠干渠、以及其中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字的“咽喉”工程——青年洞。紧贴着山崖凌空而建的栈道上,看着穿山而过的红旗渠水,学院师生党员们深刻感受了“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禾”的艰辛和不易,实地见证了红旗渠工程的伟大。
巍巍太行,承载了林州几代人的伟大梦想;滔滔渠水,流淌着林州百万人的担当精神。全体党员来到了红旗渠纪念馆,紧随讲解员的步伐,静心聆听讲解员精彩生动的讲解。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林州人民建造人工天河时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撼天动地的恢弘场景,那一刻,大家无不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
其中在艰辛的修筑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杨贵、吴祖太、李贵等一批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全体党员接受了深刻的思想的洗礼。
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更是一面永恒的旗帜。通过参观学习,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党员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党员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要以本次参观学习为契机,进一步总结、发扬“北理工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不断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学院、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审核:郭宏)